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狗狗新闻> 【剧宝|专题】孩子的荧幕世界——国产动画,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

【剧宝|专题】孩子的荧幕世界——国产动画,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

2023-05-10 14:56:27



动画片——孩子世界里的沟通社交方式

来源 | 影视毒舌


如果你要问,在中国还有孩子不知道喜羊羊,光头强的吗?答案是:没有。虽然我完全赞成很多教育专家提出的让孩子远离电视的建议,但是让孩子远离动画不可能,也不现实。


首先,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对色彩,形状,线条等不同程度的敏感期,动画能够提供给她们最直观的视觉印象,是一种很好的视觉启蒙。



其次,孩子观看动画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交行为。就像成人世界中对新闻,影视剧,综艺节目的关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用于谈资的社交方式一样,动画片也是孩子的一种有效的沟通社交方式。共同观赏过的动画会成为拉近彼此距离的有效途径,让孩子的社交更加愉悦,顺畅。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好的动画片质量基础上。


国产动画增幅14%创四年最低,成本越高死得越惨?

来源 | 艺恩网、一起拍电影


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票房又不高,在2014年之前,中国动画电影一直是鸡肋般的存在,而去年《大圣归来》如一剂猛药,让动画电影迎来了春天。然而从15年《大圣》之后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只有《大鱼海棠》和《熊出没》票房破亿。被给予厚望的《小门神》、《年兽大作战》票房未过亿,郑钧与《玩具总动员2》导演联手的《摇滚藏獒》和顶着前作《龙之谷:破晓奇兵》光环的《精灵王座》票房更是仅有两三千万票房。




更为可悲的是,今年国庆档上映了五部动画电影,虽然数量远远多于往年,但五部的总票房也不过3000多万元甚至不足一部《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票房的一半。国产动画电影体量上升的同时,质量却良莠不齐,加之国庆档大盘缩水,导致5部国产动画电影集体沦为炮灰,落败而归。从票房数据来看,动画电影已然呈现崩盘趋势。



而在十一档之前,国产动画的表现依然不好。截至9月27日,全国动画累计票房59亿,同比去年增幅34%,其中国产与进口比约39%:61%,相比去年国产动画增幅远低于进口片,增幅达历史4年最低约14%,国产劣质动画依旧很多。今年是好莱坞动画大年,却是中国动画片的倒退之年。



对于不熟悉动画行业的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三四千万的票房听起来也不错,但制作方能分到的票房收益粗略地只能按照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票房跟这些动画电影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制作成本相比,再加上宣发费用,高成本动画电影死得实在有点惨烈。


制作如此“费钱”的国产动画电影,为什么赚不到钱呢?

来源 | 艺恩网


评分与票房不一定成正比 还要看基数和结构


在日益理性的市场,观众越来越重视口碑,而口碑的唯一标准似乎就是评分,但是现在的评分体系也五花八门,专业平台和购票平台就是两种标准,一个更偏向影迷,如豆瓣时光,往往苛刻;一个面向普通观众,如猫眼、格瓦拉、淘票票,往往宽松。然而无论是专业平台还是购票平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评分与票房并不是成正比的,评分高不一定票房就高。



仔细对比几部电影的评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高票房作品的评分人数是低票房作品评价人数的几十倍甚至近百倍,这一规律在每个平台都高度一致。例如《大圣》的评分人数是《摇滚藏獒》的85倍,《精灵王座》的131倍。评分的基数越大,越能反应大众口味,评分与票房越接近;越少,就更像是少数派的观点,评分与票房相关性并不强。




除了基数外,评分结构也会影响票房。《大鱼海棠》是个很好的例子,各平台评分都不高,但看它评分结构,打一星和五星的比例最高,说明分歧巨大,正是因为这种分歧,形成了壮观的口水战。虽然评分较低,但是票房仍旧很高,很多时候,对于票房而言,争议是个好东西。


贪心的定位:低幼成人都想兼顾 顾此失彼。


我们研究可以发现,2016暑期档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7976万票房,2015年暑期档的《赛尔号大电影5》5662万元,2016年1月上映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28735万元,2016年7月29日上映的《神秘世界历险记3》6541万元。这些票房和制作还算成正比的动画电影,定位清晰,受众就是儿童,根本不考虑成人受众,反正小朋友爱看,影院就会给排片,家长就会买单。




而《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十万个冷笑话》定位也很清晰,走成人路线,预告、海报一出来就看出典型的定位。相比而言《魁拔》《龙之谷》《年兽大作战》《小门神》《摇滚藏獒》《精灵王座》在定位上就比较尴尬,似乎想给大人看,要体现逼格,但故事又不够丰满,大人不免觉得幼稚,孩子又有点看不懂。比如,《小门神》里讨论的“下岗”、《摇滚藏獒》高唱的“梦想”、《精灵王座》嘶吼的“爱情”很难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好莱坞自然不乏《疯狂动物城》这种,两边都兼顾,两边都做的好的作品,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动画电影制作者而言,一开始就想通吃,两边兼顾,反而因为过于贪心,顾此失彼,顾彼失此,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好莱坞动画相比,国产动画究竟缺失什么?

来源 |  艺恩网、影视毒舌、一起拍电影


单纯模仿好莱坞正在失灵


中国动漫很多时候都在模仿,模仿日本,模仿美国。《魁拔》是典型日式热血漫风格,挥舞着日本武士刀;藏獒变成了史努比去美国找猫王;年兽更像是好莱坞各种怪兽附体,《精灵王座》里面的人干脆全部金发碧眼,尖耳朵的小精灵,就差配上英文了。



《大圣》《大鱼》两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跟题材不无关系,一个取自《西游记》,一个来自《逍遥游》,美术风格偏向中国传统艺术特色,让观众有亲近感。而西化的题材天然会让观众有疏离感,且自然而然会拿好莱坞的作品做参考,对比之下,难免相形见绌。市场已经给出了反馈,国漫是有市场的,一味模仿好莱坞有东施效颦的风险。


相比好莱坞动画电影,国产动画电影的故事来源更倾向于改编


相比好莱坞动画电影,国产动画电影的故事来源更倾向于改编。比如国庆档的《我是哪吒》,和《大圣归来》一样是根据我国传统文化改编的动画电影,题材原本是有受众基础的,但是影片人物刻画却极其不完整。更有意思的是,电影上映前的海报却和《大圣归来》几乎同出一源,怪不得豆瓣网友纷纷评论,乍一看还以为是《大圣归来》。



 

去年的《大圣归来》让市场看到中国动画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导致现在许多国产动画电影跟风、模仿。很多影片不但没有学到《大圣》在电影质量、选题选材上的好经验,却已经开始学起了噱头营销,利用经典IP来套路观众。

 


好莱坞动画电影,更多的故事来源于原创,而且原创的电影卖座的话,往往会有续集,并被改编成游戏或动画片。其实本身适合全年龄段的动画IP少之又少,一个IP被反复用过以后,也是味同嚼蜡。而且对于观众而言,IP并不是吸引他们进入电影院的最大理由,好的故事、好的口碑才是制胜法宝。


进口动画电影

故事来源

功夫熊猫

原创

疯狂原始人

原创

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原创

神偷奶爸

原创

里约大冒险

原创

玩具总动员

原创

国产动画电影

故事来源

熊出没

改编

喜洋洋与灰太狼

改编

十万个冷笑话

改编

赛尔号

改编

秦时明月

改编

大圣归来

改编


国产动画重动画形象,轻故事内容


一提到动画电影,我们就会想到《大闹天宫》,这是国产动画的辉煌与巅峰,引以为傲。但这也只能说明,我们的动画电影有传统,不代表我们的动画电影质量就高。《喜羊羊》,《熊出没》是国产动画最为成功的两部,从一个单纯的动画形象逐渐衍生出了更多的副产品,也从一个普通的电视动画走进了院线,几部《喜羊羊》,《熊出没》大电影成为彼时最惹人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 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影院观看动画电影从一种时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无论从制作角度,还是认识角度,国产动画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技术的进步依然无法掩饰内容的老套,低劣,跳不出思维的窠臼,创新捉襟见肘。


同样的“飞马”桥段,迪士尼的《小公主苏菲亚》要比《喜羊羊与灰太狼——飞马奇遇记》在故事架构上高出一大截。《喜羊羊》大半时间都是羊们拉着没翅膀的飞马王子在空中飞啊飞,穿梭云层,过山车一样的镜头也可谓是制作精良,视觉俱佳,但是看完后脑袋空空,一无所悟,这样的“飞马”设计除了技术效果实在没什么更多的意义可言。



反观《小公主苏菲亚》,故事讲述了一个皇室的小公主决心要参加男孩子们的飞马比赛,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以及哥哥姐姐们的嘲笑,小公主选择了一匹和她一样没有自信没人相信的小马,一次一次地试飞,失败,再试飞,再失败,最终苏菲亚骑着小马飞跃过了高高的城门,取得了冠军。


这是一个关于勇敢与坚持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儿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惧,不退缩,还能用自己的坚持给小马信心,两人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冒险。



作为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应该用这样的“低幼化”情节来建设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才是动画电影要做的事,而不仅仅是创造几个动画形象,以为只要这些动画形象足够可爱就能抓住孩子的眼睛,就可以糊弄孩子的智商。


不要只掏家长的兜,不中孩子的意

来源 | 影视毒舌


电影是文化产业,也是文化商品,是商品就要有经济利益。电影不同于电视,最直观的不同就是看电影需要花钱。不论是制作单位还是播放院线,追逐利润是太正常的事。




但是,文艺作品毕竟不同于吃穿用,它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是看不见的,是深层次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只是不经意间,不良的各种信息,事物就会侵蚀到孩子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也正是因为这样,家长为孩子选择的文艺产品才要比吃穿用更加精心谨慎。简单说,就是家长花了钱,走进影院,要让孩子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桶爆米花。


而目前,我们的国产动画电影,只负责让家长掏钱,却不重视家长掏的这个钱有没有价值


观众想看的是好故事,不是光鲜亮丽的皮毛

来源 | 艺恩网


“国产良心”似乎成了每部动画电影的标签,而对良心的解读似乎都集中在“画面真好”、“真人捕捉”、”特效真好“、“毛发细腻”、”每一帧都是壁纸”,这个标准怎么越听越像是照片,不是电影呢。动画片技术和画面确实重要,但是最后只剩下技术和画面,那就本末倒置了。




然而,对特效的追逐,充满了前车之鉴。2001年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耗资1.6亿美元,CG技术堪称业界标杆,即便放到今天来看,视觉效果依然震撼。可是故事的单薄,使得票房惨败,制作公司史克威尔亏损160亿日元。



《捉妖记》导演许诚毅认为,动画的特效技术不难学,最难的还是讲故事,这才是好莱坞的成功之处。《疯狂动物城》上映首日排片只有14.6%,但是因为故事好,迅速崛起,最终获得153003万元票房,创造票房纪录。


我们的动画市场不是拼成本,拼技术的时候,这个短时间内拼不过好莱坞,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期待也不在于此。一个市场的成熟,离不开从业者的不断创作与不断试错。如果要做低幼动画,那就踏踏实实做低幼,让小朋友们喜欢;如果要做片,就踏踏实实讲好故事,不要再提CG、特效、毛发、3D。另外,不要迷信好莱坞,中国传统动画IP和美术风格潜力无穷。

 

 责任编辑:柴婧婷 责任主编:卢誉菲


【本文为“剧宝”汇总相关媒体报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剧宝|带给您每日前沿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