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如何做出“好东西”

如何做出“好东西”

2023-05-10 14:56:27

褚时健的目标很清晰,尽管刚踏入这个行业,但他不是简单把橙子种出来就完事了。

“兄弟们听好了,我种的橙子,以后不是拿到菜市场卖的。”

王学堂当时就笑出了声:“褚老板,我们这是种果树,不拿到菜市场,拿去哪里卖?”他在心里说了一句:“老板你疯了。”

褚时健睃了他一眼:“我们要做的是高端产品。”

王学堂听愣住了:“老板你真是开玩笑了,种个橙子嘛,能高端到哪里去?你们城里人想法太多了。”


看到这句“你们城里人想法太多了”,我忍俊不禁,嘴里含着的一口茶差点儿喷到手中这本《褚时健传》上。


中信出版的《褚时健传》是作者周桦历经一年多的采访写成,其间有和褚时健的许多次访谈,书内还有几万字的褚时健自述文字和序,应该比世面上其它几本《褚时健传》更加正宗吧。


前面摘的这段,是2002年褚时健刚刚开始种橙子时的故事,褚时健时年75岁。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十年后褚橙名扬天下,产量突破万吨,线上销售的褚橙特级果卖到每公斤30元,年利润达到7000万元以上。88岁的褚时健再次成为商界的传奇人物和励志偶像。


看此书之前,关于褚时健我只看过一本黄铁鹰的《褚橙你也学不会》,对他晚年再创业种橙子的故事有些了解,知道他曾有“烟草大王”的辉煌历史,但具体事迹并不清楚。


《褚时健传》从他出生一直讲到现在,包括他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当做一个共和国普通人的历史档案来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他在戛洒糖厂、玉溪烟厂和新平橙园的三段企业家经历。


读书过程中,我时时会想起以前推荐过的《温情马俊仁》,褚时健和马俊仁一样,都是老百姓常说的“能人”。马俊仁干教练,训练运动员和训练藏獒,都干得好。而褚时健作为企业家,不管是造糖、制烟还是种橙,都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其中烟厂和橙园的故事说是传奇一点儿不过分。他们成功的经验里面,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敢于树立常人认为不可能达到的极高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城里人想法太多了”),定高标准,善于学习,认真琢磨,踏实去做。


褚时健为何能够干什么成什么?书中讲得比较详细,推荐大家看看,可以学到很多。在这里简单说说个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不管生产的是红糖、纸烟还是冰糖橙,褚时健始终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东西”,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坚持“头拱地”的做优质产品。


褚时健在序中说:

“我这个人,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我一直是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我有十分的认真态度,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无论以前在玉溪卷烟厂还是今天种橙,我取得的一些成绩,总有人说学不会。其实,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可以学会。”

“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


说得没错,在每个企业,他做的不过是尊重规律、踏实做事。可是听起来简单,要真的认真、持久、并且精益求精地去做,却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更何况看褚时健的故事,你会发现他所说的“尊重规律”“精益求精”,是无止境地做下去,只要做“好东西”需要,可以突破固有思维,可以打破禁区,可以承担风险。


比如在玉溪卷烟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褚时健上任不久就建议贷款261万元引进英国的卷接机,要知道那是1981年的261万元啊,那时冰棍只要两分,工人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开始轻工业厅和厂里的领导班子 都不同意,褚时健就给大家算账,摆ROI,终于说服大家,新机器上线后两个月带来的收益就赚回投资。


褚时健接着试图推进全厂的技术改造,要贷款1000万美元引进更多先进设备,这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结果在云南省贷款申请会议上,他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害怕风险不敢要贷款,空出了不少额度,他在中午休会期间和总工紧急算账,下午就提出要求追加额度,申请2300万美元贷款,让与会者和省委领导都大为震惊。经过努力,最终玉溪卷烟厂作为二线烟厂,拿到了这2300万美元的贷款,引进全线德国设备,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技术最领先的烟厂。


这两则小故事都是褚时健为做“好东西”,看准就上敢于承担风险的例子。接下来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解决了设备问题和管理问题后,为了做更高品质的纸烟,就需要更高质量的烟叶原料,而在中国的烟草管理体系中,烟厂只负责生产卷烟,至于烟叶原料,是由烟草公司统一采购调拨的,烟厂无权插手。换做一般人,恐怕也就都放弃了。“反正又不是我的问题,不让我管,我也没办法啊。”,何况是国营企业,国家不让干,这样的想法,一点儿错都没有。


但褚时健不是一般人,对他来说,要做的是“好东西”,是高质量的纸烟。烟叶原料质量上不去,能做高品质的好纸烟吗?不能?那就无论如何想方设法都要做!


他四处奔走游说,先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做了2400多亩烟草基地实验田,让烟农按照从美国引进的技术规范来种植烟草,生产出了更优质的烟叶。,在玉溪开辟了一个烟草公司、专卖局和烟厂三合一的政策特区,把烟田开辟成了烟厂的“第一车间”,经过几年的种植和烤烟技术的改造,让玉溪卷烟厂拥有了全国最优质的烟叶原料,终于使红塔山坐上了全国香烟的头把交椅。

(这个为了做好卷烟去种烟叶的故事让我想起以前推荐过的一篇小连载文章:“苹果Mac OSx背后的故事”,做好东西的故事,都是类似的吧。)


要做好的香烟,就需要好的设备,好的原料,要种出好的烟叶,就需要先进和科学的种植技术,这都应该是很简单的规律吧。褚时健做的事情,不过是尊重规律地去做事罢了,可看了上面的故事,你觉得换做自己,做得到吗?


再举个书中的小例子,糖厂、烟厂和橙园的三段经历中,都有个类似的故事,就是为了提高原料和产品的质量,需要减少种植密度,只不过分别是制糖的原料甘蔗、制烟的原料烟草,和褚橙。要让烟农把能种2000株一亩的烟田减少到种1300株,把一亩140多棵果树砍倒60棵减少到80棵一亩,开始农民们都下不去手,都是靠褚时健想方设法教育推广才接受,最终的结果证明“少即是多”,树砍掉了,叶和果反而多了,大了,质量高了。这,也是尊重规律办事而已吧。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现在也是在做自己的产品,我们有这种为了做“好东西”,尊重规律,精益求精的劲头吗?有只要做“好东西”需要,就要想方设法去做到的决心和恒心吗?仔细想想,和褚老之间,还差得远了。


还好,不晚,只要认真去做,自然会做出来真正的“好东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