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狗狗新闻> 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奥运冠军、赛车冠军以及雨果奖得主?

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奥运冠军、赛车冠军以及雨果奖得主?

2023-05-10 14:56:27

很高兴你看到这篇文章,在这样一个看似浮夸的标题下,还能得到你的手指珍贵的点开机会,那你一定是一个怀揣梦想、寻求改变、创新进取的读者。正好,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看的。

 

今天,我们要讲四个故事。在这个冷冰冰的机械和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渴望故事:我每年冬天都会翻出来穿的那件旧毛衣,是我十八岁去外地上大学前母亲所织;我送给你的这个55度杯背后蕴藏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我之所以选择这辆汽车是因为我很认可这家车企的品牌理念……诸如此类,我们都希望每天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物品不仅仅是实用,更是有底蕴的,这些物品因为有故事而变得鲜活,它不仅仅具有功能性,更是每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

 

今天要说的这四个故事,主角是三个人和一个品牌。

1

1993年,马爸爸以“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为由,将他五岁的儿子送去学习乒乓球;2001年,北京西城体校教练去辽宁省队挑选乒乓球苗子,最后选中了一个险些被省队淘汰的孩子。马爸爸和教练都不会想到,多年后,他们的儿子、学生马龙会站在奥运会冠军的位置,成为乒乓球历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赛、世界乒联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选手。

 

如果是这两个第一次都是美丽的巧合,那么在巧合之后的每一次成功,就都是马龙从不放弃、不断突破的必然结果。

 

到北京后,马龙知道机会难得,训练更加刻苦,每次常规训练结束后,他都要加练,15岁时马龙进入国家队,自那之后,马龙的体育生涯就像开了挂一样夺得多项重量级大赛的冠军。外人或许只看到马龙的成就,殊不知在国家队里,马龙是公认的训练最刻苦的那个,每天最早来最晚走,长时间的训练,让他的右手大臂比左手粗,手腕、膝盖、腰和肩都有慢性劳损伤。

 

小主曾看过一支马龙作为主角的奥迪用户形象TVC,马龙的经历以及对成功的感想刻画得“入木三分”。片中,马龙说:“如果,你的梦想从未褪色,如果进取的姿态已经成为您的习惯,那么你的目标就会离你不远。其实,乒乓球有大满贯,但人生并没有,我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比昨天更强。”正是马龙这种把每一次比赛都当作第一次去拼搏、去全力以赴的态度,带领着他一路走上世界之巅。


2

得知自己入围雨果奖那天,郝景芳发了三条朋友圈,发到第三条时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说:“想来想去,惹人嫌就这一天吧。”她决定第二天起就“不再招摇”了。她一向是这样淡定,就算创作也不会去为了迎合市场和读者的需求而码字,这可以被理解为是作家的自我修炼吧。

 

曾经有几年,大概也就是小说写不好、论文不对味的那几年,郝景芳觉得她和自己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都搞不好了。但她仍继续创作,还去了一个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地方,现在回头看,她两样工作做的都不错。熟悉她的人说,郝景芳的动力来自于她对所做的事的价值坚信不疑,她在找一种载体,去引燃自我,而引燃的过程,就是改变出路的过程。

 

当有人向郝景芳问及一个多数人都说不准的问题——生命尽头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郝景芳早早就给出了答案:“写作”。她说,生死边缘,唯一能让她觉得想要留在这个人世间的事情就是写作了。


3

许多男孩小时候都有一个关于赛车的梦想,程丛夫也不例外。1995年,北京市顺义区开了第一家卡丁车俱乐部,父亲带着11岁的程丛夫去玩,可没想到这一玩就玩出了一辈子的事业。在赛车道上,程丛夫就被卡丁车巨大的声浪吸引,他跨上车,一圈接着一圈,开得又快又稳。

 

然后程丛夫便开始了人生的赛车之旅,他12岁的经历和马龙有的一拼,都跟“开挂”似的!程丛夫12 岁开始在卡丁车国内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在国内获得2 次全国年度冠军,3 次大师杯冠军,数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6 次登上冠军领奖台;19岁,程丛夫在3公里赛道上以每圈平均1分09秒的成绩完成测试,欧洲老牌F1车队迈凯轮签约,加入车手培养计划,成为中国第一个签约F1车队的赛车手;2008 年,程丛夫现身第 76 届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创造历史成为参加这一著名赛事的第一位中国车手,并且与两名队友一起获得LMP2组别的第 3 名。

 

从业20多年,程丛夫创下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赛车手”、“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国第一人”、“中国第一位加盟欧洲方程式车队的人”、“中国赛车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德国房车赛的车手”……

 

但是在程丛夫看来,挑战是永无止境的。现在,程丛夫加盟奥迪运动部,将参加奥迪R8 LMS杯各站以及其它赛事,在他看来,“未来,当你把所有的对手都甩在身后时,你还有一件事要做——超越自己”!


4

三个人物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这三个故事有许多共通点:第一、改变、突破、创新、进取、年轻,就像“奥迪英杰汇”和“奥迪创新人物”两大组织所传递的精神一样。


30年前,欧洲豪华汽车品牌奥迪开启了国际化战略,并看中了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市场。在全面了解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之后,奥迪首先借助1984年“全球年度最佳车型”——奥迪100敲开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门,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品牌。九十年代末期,奥迪发现了中国消费者对长轴距车型的喜好,并第一个推出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长轴距版车型。如今,奥迪是多年来中国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第一,去年奥迪以589088辆的成绩,再次名列国内豪华车市场冠军。

 

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奥迪看准了消费潜力巨大且拥有“风向标”作用的公务汽车市场,其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奥迪“官车”的形象深入人心,并多年来稳坐中国豪华车头把交椅。然而,随着时代在进步,处于不断的改变和进步中的奥迪也看到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年轻消费人群的庞大,因此果断选择转变用户形象。

 

而上面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马龙、郝景芳、程丛夫就是奥迪全新用户形象的代表,为此,奥迪拍摄了一直极具感染力的TVC,演绎创新与改变的品牌精神。

 
如何造就改变?奥迪认为,应当以用户为载体。奥迪的用户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英杰汇”,而随着用户形象转变战略的开启,“奥迪创新人物”也应运而出。据悉,奥迪创新人物聚集了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年轻活力、坚持进取和创新不止是他们的共同特质,进而更完整的诠释和传播奥迪“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精神。正如TVC所寓意的那样——生活中、工作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论是哪个角色,只有勇于开创“第一次”,才能在其成为风潮之时,化身为变革的主宰。为了给公众直观的感受,近期奥迪创新人物和奥迪英杰汇将亮相北京电视台奥迪定制节目——《真实的声音-奥迪创新说》的节目现场,通过他们的探讨与思维碰撞,尽显奥迪品牌精神。

 

奥迪在中国走过了近30年,拥有400万用户,这是这个汽车品牌本土化成功的基石。如今,面对时代的进步,奥迪也不断调整步伐,通过一系列打破常规的营销创举,呈现出一个更趋年轻、更富活力的品牌形象。这样的奥迪看起来似乎“变了”,但其实“改变、进取”一直是深入奥迪品牌内核的精神,不断突破每一个第一次,创新进取改变,这才是奥迪。你看那满大街跑的奥迪车,黑色车越来越少,白色和彩色越来越多,那不正是锐意进取的中国年轻精英在奔跑吗?谁敢说这里面没有下一个奥运冠军、赛车冠军以及雨果奖得主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