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提升孩子阅读能力 爸妈还有哪些功课要做

提升孩子阅读能力 爸妈还有哪些功课要做

2023-05-10 14:56:27


     近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6年北京市中考、高考《考试说明》。据悉,中考语文科目的考查加大了阅读的比例,名著与文言文并列,成为单独版块;对于名著的考查,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能够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现代文阅读还增加了“能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等题目。

北京西城区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说:“《考试说明》给出了命题的方向,但它不是一个‘圈’,并不意味着学生只掌握其中提到的内容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命题思路,强调的是学生九年的学习积累,包括常用的字、词以及诗词的积累,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等,而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把工夫用在平时,不能靠临阵磨枪。”

拓宽视野 重在积累

兼有初中语文老师和小学生家长身份的顾阳介绍说,“学科界限被打破了。在去年的中考数学考题中,其轴对称问题是以剪纸文化的形式呈现的,而将坐标系的考查和故宫景点的结构相结合……数学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我的感觉是,现在的考题不难,但比较灵活。所以,孩子不能孤立地学语文、数学或物理、化学,要教他们学会融会贯通。”

看了2016年中考的《考试说明》,顾阳觉得,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试题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如试卷中对涉及书法的题目的要求会更高——《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能从笔画、架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要学会鉴赏书法作品。

让顾阳感到庆幸的是,儿子刚刚小学二年级,课业负担不重,自己会有足够的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这些考试变化透露出一个信息,未来的试题更具开放性,涉及的面会越来越广,对知识的运用也会越来越灵活。在去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增加了科普阅读题,增加了学生走进科技馆、天坛等场所的事例。所以,孩子的视野一定要开阔,一定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否则,在考试中肯定会吃亏。”

顾阳认为,孩子要赢在未来,就不能在课余时间穿梭于各种培训班。他计划每两周带儿子去一次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或体验馆,让儿子多看、多玩、多动手,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阅读 关乎所有科目

增加试卷的文本阅读量是北京中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这一点在去年的中高考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试卷整体文本阅读量创下近年之“最”。

去年北京高考语文卷中首次设置了“多文本阅读”板块。所谓多文本阅读,是指多个非连续性的现代文文本阅读,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多、文字量大,对学生综合多个文本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更高。首次露面的“多文本阅读”选取了三则话题不同但内容相关的文本材料,共计2533字,这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是个不小的考验。

试卷文本阅读量的增加在去年北京的中考中也有体现,如去年的物理试卷中,题目的文字量较往年有所增加。据了解,今年中考数理化题目难度不会很大,但题目本身的文字量会加大,在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的语文学得不好,不能立刻正确理解题意,必定影响其它科目的成绩,语文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目前,对中考学生语文阅读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家长苏女士的儿子如今读大一,说起去年的高考,她至今还耿耿于怀。她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我儿子平时不爱读课外书,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所有的周末都在外面上课外班了,他学数理化还可以,但语文一直是老大难。去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增大,儿子就很不适应,考试时把时间花在了基础知识和阅读上面,开始写作文时只剩下20分钟了,结果语文才考了90多分。而且,因为题目太长,他的理综也有两道题没做,不是不会,是没时间做了。”苏女士后悔地说,“我从小没有给他培养起好的阅读习惯,现在看来,真是吃大亏了。”

面对这样“加量不加时”的试卷,考生最需要提升的就是阅读速度。否则,花在某一篇文章或考题上的时间过久,就会减少回答其它题目的时间,影响成绩。孩子如何在有限的几分钟内迅速提取到有效的信息?对此,北京市海淀区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认为,在目前的考试模式下,学生没有时间逐字阅读文章或题目的内容,而要学会泛读,即尝试阅读文章的“意思”,就好比听别人讲话时,是听他的意思而不是听他说的每一个字。所以,阅读时练习一目半行或一行文字,全神贯注,视觉和思维同步,关注材料的核心内容,争取瞬间抓住文章或题目的关键点。

阅读能力 从小培养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阅读习惯也要从小养成。如今,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电视节目无处不在,如何吸引孩子爱阅读,是需要家长花心思的。

阅读有助于儿童的文学启蒙,书籍能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成长。每天都能享受到阅读,对孩子来讲,是很美好的事。在这方面,家长要做表率。如果家长只命令孩子看书,自己却不看书,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很难了。

初二学生李晓是个小书迷,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读课外书、写点小作品,已经有几篇散文发表,妈妈吴桐对此很是欣慰。她觉得“让孩子爱上读书,最关键的是要抓到孩子的兴趣点,从小激发孩子读书的意愿。”李晓从小喜欢听故事书、童话,吴桐就买了许多,最初是讲给女儿听,母女俩一起看,到小学四年级,女儿就能独立看不带插图的儿童小说了。尽管女儿能独立阅读了,但吴桐还经常和女儿看同一本书,看完之后两人一起聊聊书中的内容,喜欢的人物,给予女儿必要的指导,久而久之,孩子读书的兴趣更浓了。

吴桐认为,家长要营造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从女儿记事时起,他们全家就经常去书店,感受读书的气氛,而买书也是他们家每个月一笔不小开销,家中的书房藏书自然颇丰。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李晓爱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吴桐说,父母爱读书,孩子也容易受到感染,爱上读书。另外,家长如果能为他们选择一些系列丛书,人物有一定关联的,将会对他们阅读兴趣的提升,以及学会运用推理取舍法来推断结局等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如今的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也很畅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畅销书都是好书。名著和文学经典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是孩子的精神营养。要让小孩子喜欢名著,先要让他们觉得“好玩,有意思”,才会有阅读的欲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心理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其他作品,才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更有效率的做法。当然,如果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读“四大名著”,更要找到“有趣”的切入点。比如,从小就给孩子听评书《三国演义》,看连续剧《西游记》和动画片《大闹天宫》,有了这些铺垫,孩子就有可能想看原著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