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狗狗动态> 中国金融业可塑性增强,这5大战略才能引领市场

中国金融业可塑性增强,这5大战略才能引领市场

2023-05-10 14:56:27


导读

12月3日,。。我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也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金融业的新常态


宏观经济新常态、金融市场化改革、数字化与科技创新,我们认为这三个词代表了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第一,“新常态”。改革开放 35年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前两个经济周期基本上是五年一次,后两个经济周期是十年一次。整个宏观经济,每一个经济周期是有一些规律可循,有的是慢牛上行,有的是快牛上行,但是经济周期拐点都是银行大量不良资产出现的年头,比如 1984年、1992年、2008年 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每个经济周期峰值过后次年,基本都是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年份。不管是快牛还是慢牛,整体上过去的经济周期都是上行的。但我们预计 “十三五” 和过去都不一样。首先,是下行的,并且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盘整下行过程。另外,“十三五” 期间的周期将更短更频繁,波动更加剧。所以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把握,是对未来 “十三五” 规划一个重要考虑。


第二,“金融市场化改革”。第一市场广度和深度是加深的;第二我们看到整个价格决定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加速的。例如,利率市场化基本上告一段落,打破刚兑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说让市场决定价格,让市场推进整个金融体系良性发展是共识。大家可以预测到利润一定是下滑的,竞争一定是加剧的,行业一定是分化的。第三整个金融市场将更加全球化,更加融入到国际规则上去,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等。第四是市场参与主体及参与方式市场化,一方面是电商、互联网公司等的跨界竞争,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混业局面。,一方面我们认为将延续过去国有资本占整个体系比重较大的局面,但简政放权也是我们看到比较大的趋势。在这样的变化下,金融行业的可塑性在增强,单一金融机构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写行业的规则和格局。例如,过去的保险公司在全价值链经营,但是如今保险行业正在跨界很多非保险金融机构,比如说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的结合,占据了整个保险行业很多价值链环节;如今银行、证券、保险都在横向布局化经营,纵向上延伸到资产管理的行业,这也使得牌照的边界被打破。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在加速,很多金融行业的规则在重新塑造的过程当中。


第三,“数字化与科技创新”。这是 “十二五” 到 “十三五” 中一个比较大的变量。过去我们也谈数字化,更多是在成本效率和渠道延伸、和无纸化等角度来谈。我们现在数字化,更多是客户群的改变,例如80后,90后的客户成为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期望的改变,更多是从客户角度去看数字化,而不仅仅是把数字化作为一个工具。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很多重塑行业格局的现象出现。例如双十一1天的交易量超过VISA全年的交易量。比如余额宝上线半年就成为成为世界第四大货币基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看到整个互联网和科技正在改变金融业整个格局。


未来的5大战略方向


总体而言,无论是新常态,还是市场化改革,还是科技创新,整个行业更加动荡、不确定性更高,整个行业的可塑性都在增强,但是整个行业的严苛性、残酷性也在加剧,这就符合了战略调色板的三个维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金融机构首先要调整整个战略思维方式。以前我们制定战略基本是经典型战略方法,但是过去这些年,看到一些成功的金融机构其实是用战略调色板的方法。例如,兴业银行在同业业务上是用塑造型战略,在托管业务上用的是愿景型战略,在金融市场上是用适应型战略。在过去十几年内,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金融机构采用了战略调色板当中各种各样的工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过去是少数金融机构在使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十三五” 以后因为环境巨大改变,所以整个战略思维是需要做很大的调整。

上图是美国市场环境下整个行业分割和战略对应的关系。相对来讲变化是比中国弱一些。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行业不确定性是美国的两倍。像美国资本市场是落在适应型战略,保险是落在愿景型,消费金融、商业银行(对公业务、零售业务)是落在经典型。这是美国行业分布的特征,是基于过去 50年 数据和波动性总结出来的特征。


对于中国来讲,我们感觉到中国市场环境变化更快,更多业务会分布在经典型之外的领域,比如证券与资本市场更多是适应型战略,互联网金融、车险、健康险更多是塑造型战略,愿景型更多是交易银行、寿险和财富管理等。那么资产管理、公司银行是落在经典型里面,零售银行是落在经典和愿景型之间;信托是面临着行业历史时刻,对信托行业来讲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重塑型战略。对于综合型金控公司来讲,我们需要去管理多元的战略组合,使得我们整个金融控股公司下能够有多元的战略思维,多元的战略能力,这是我们看到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在 “十三五” 可能会思考整个战略设计的方法(参阅下图)。


我们也看到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良好的实践。比如国信证券,在过去十几年,基本上抓住了每一次证券市场改革的机遇,虽然没有清晰的战略,但每一次机会出现时都能牢牢抓住,现在成为中国第五大券商。


比如阿里巴巴和陆金所,采用塑造型战略构建了整个生态系统,他们把无数合作伙伴引到他们的平台上去,这也是我们看到比较成功的案例。


比如招商银行,当大家还在分享公司银行业务红利的时候,他们率先布局了零售银行,十几年坚持不懈,今天来讲零售差不多贡献了 40%左右的利润。这就是他们采用愿景型战略,提前布局,深耕细作走到了今天。


我们也看到中融信托在信托行业通道业务急剧萎缩,跨界牌照红利不在的时候,在很短时间内转型到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构建出类似于适应性的组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刚才看到像兴业银行、中国平安更多是采用多元战略组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应该说战略调色板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几年,改革开放以后,基本上在市场不确定、行业可塑性极高情况下,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经营结果。只不过在未来,更多金融机构需要借鉴这个工具。展望未来十年,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银行家们会采用更加创新的战略思维打造行业新的发展格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