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狗狗新闻> 女排精神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精神的全民共识

女排精神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精神的全民共识

2023-05-10 14:56:27


当中国女排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第一次夺得奥运金牌时,谁会想到32年之后,世界是怎样?中国是怎样?奥运会怎样?女排会怎样?

 

今天,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和女排精神再一次惊艳绽放,再一次勾起所有中国人的共鸣和回忆。


 

这是一次阔别12年之后的与奥运金牌的又一次“重逢”。上一次拿奥运金牌,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30多年来,8次世界冠军,其中2次奥运冠军,三次低谷,三次逆袭,历史早已为这支“铿锵玫瑰”战队打上了成功的烙印。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国女排”早已超出夺冠军拿金牌的竞技体育范畴,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和集体记忆。与其说中国女排为祖国夺得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不如说她们以特立独行的方式,给中国人民呈现出一种被称之为“女排精神”的符号与象征。

 

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我们会为她紧张,兴奋,难过,打气,祈祷,喝彩,这种偏爱与呵护同样越过竞技体育的规则之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坚信:她们一定能拼回来的!这些年,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敏感的部分,转化为激励我们奋斗的蒸蒸日上的正能量。

 

女排精神是什么?

 

最有发言权的郎平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如果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赋予国家、民族和团队组织一种向上的力量的话,我们认为非女排精神莫属。

 

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还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精神的全民共识。特别是在社会多元,利益多元,阶层多元,需求多元以及物质至上、精神滑坡、信仰缺失的当下,我们更加需要寻找一种达至全民共识的当代精神来构筑我们的精神家园。女排精神有着全民历史的经历,使得这种可能。


有评论认为:

 

如果真的有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中国乒乓球队后来称霸乒坛很多年,成绩远比女排出色,但是人们更怀念还是女排。中国女排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的,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在中国体育界,只有女排、只有郎平能够让老年人和年轻人找到共同话题,只有郎平,能够让那些竞技体育爱好者与段子手们达成共识。事实上,女排的崛起,是让人怀念的80年代的一部分。80年代要比现在落后很多,但是在那个时代,弥漫着一种理想主义气息和开放精神。

  


我们认为,女排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自信加拼搏。自信是拼搏的基石和原动力,而拼搏则令自信更加坚实、厚重、有底气。不自信则不自立,永远无法超越自己;不拼搏则无成长,最终一事无成。

 

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催人奋进的当代精神,当代精神的背后是精神与理念层面的全民共识,而全民共识的达成,则需要当代人感同深受的共同经历。 

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中国观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已经更全面,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已不需要用金牌打地基,运动员的闪光人格也比胸前金灿灿的奖牌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往届比赛中对李宁、刘翔的责难,与本届对傅园慧等并未摘得金牌的新星的认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意识上的进步。

 

正像退役体操运动员刘璇所说的那样:“公众的态度肯定还是有一定变化的,从以前纯粹看作是为国争光的比赛、竞技和任务,慢慢开始转变到能以一个更加轻松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和享受奥运吧。”

 

幸运的是,稍稍令人失望的奖牌榜可能会刺激政府重新思考其奥运梦想:让体育学校更加人性化,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可能会吸引更多愿意学体育的人。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找到一条向体制外运动员开放国家队的道路。

 

我们半个世纪以来坚持坚守和传承的体育精神将会从竞技、荣誉、梦想、象征中走出来,回归到体育的本真——快乐、享受、乐活与强身健体、身心愉悦;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队员们拼出来、打出来的“女排精神”,将会在当代中国的精神谱系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激发出青春逼人的魅力,激励我们执着前行


(环环有房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等平台


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环环有房


爆料、合作、投稿请后台留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