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狗狗新闻> “调结构”才是牛鼻子—兼论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

“调结构”才是牛鼻子—兼论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

2023-05-10 14:56:27

文/未来城市研究员 邱斐

之前,笔者撰文三篇,提出一二线城市应控制网约车规模,向公交都市迈进。公交都市,实质是实现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资源合理配置,就东亚而言,人多地少密度高的现实,要求公共交通占据更大比例。公共交通在中国大陆城市出行中占比过低,是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网约车问题尚在其次。也就是说,“调结构”才是牛鼻子。今天,笔者谈一谈公共交通相对于私人交通的竞争力问题,供方家批评。

图 1 纽约及美国其他地区出行方式比例

(来源:凌小静,杨涛,施泉,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探讨,《城市交通》,2014年,第12卷,第5期)

图 2 世界上部分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

(来源:凌小静,杨涛,施泉,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探讨,《城市交通》,2014年,第12卷,第5期)

与国际化都市相比,我国公交出行比例明显偏低。数据显示,新加坡、东京的公交分担率分别为63%、86%,而我国城市却普遍在10%—30%之间,远低于60%的理想水平。,但十多年过去,公交都市仍是空闻其声,未见其形,其中包含内外两方面原因。

图 3 1999年-2014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变化情况

(来源:整理自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01-2015)

就内因而言,公共交通自身实力不足。覆盖率低、准点率低、拥挤不堪……历数公交的缺点,“七宗罪”恐怕远远不够。为何如此不堪?简而言之,原因有两点。其一,投入不足,优先发展公交的口号喊了十多年,城市公共交通在道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仍不足两成。有钱并不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行。其二,经营不善,我国公交事业多由国有公司运营,旱涝保收而非自负盈亏。缺少激励机制,自然也缺乏改善服务的动力。

图 4 2004年-2014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统计表(亿元,%)

(来源:《2016-2022年中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就外因而言,私人交通优势明显。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从2006年到2013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速达到5%,远高于城区人口年均2%的增长速度,人口密度不升反降。“摊大饼”思路为私人交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门到门、私密性、支配性等特点本身就贴合人性需求,“面子”文化更强化了需求。可以说,私人交通天生具有“优越性”,外部环境再次放大了优越性。特别是网约车兴起以来,“用户体验”获得飞跃,更让民众嫌弃拥挤不堪的公交。同时,公共交通“全程平均速度”过慢,仅为10公里/小时左右,轨道交通仅为14公里/小时,甚至跑不赢自行车,同样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导致客户流失,公交输在了“起跑线”。

人们在出行时无非有两种选择,公共交通或者私人交通,两者是直接竞争关系。目前,公共交通在竞争力上完全落于下风。如何逆袭?既然原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对症下药,解药亦有两个,而且要搭配使用。

对内因而言,要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缺乏资金、经营不善,这两点正是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营伙伴关系)模式所针对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公共交通事业引入市场力量久已有之,但不少地方试图“甩掉包袱”,直接撒手不管,,完全背离了公共交通的准公益性,后来不得不重新收归国有。

,自然会最大化私利。但与此同时,不应否认,由于社会资本运用市场化激励机制,其运营效率与服务意识均优于国有公司。社会资本如果在更为科学、明晰的框架下,参与公共交通服务,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运作优势,提升大众福祉。政府在这一进程中,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必须扮演好监督者角色。

真正意义的公共交通PPP合作中,,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科学调研,确定具体进入公交领域的竞争者数量,使市场保持适度、合理竞争。第二,。通过竞争确定票价成本,结合成本确立合理票价,避免经营者入不敷出或赚取超额利润。第三,确保普遍服务义务的实现。政府要保证公共交通服务不停摆。

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双方各司其职。这一机制的落地会将公共交通事业送上正轨,原有弊病会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得以解决。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到与公众需求契合的高度,是实现公交都市的根本。

对外因而言,要降低私人交通吸引力。首先,既有的粗放型城市发展路径必须舍弃,铲除私家车发展的沃土,在城市规划时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为指导,城市布局围绕公交站点及沿线展开。如果不让乘客有更愉悦的乘车体验,公交出行仍是“镜中花、水中月”,TOD模式如果可以大规模复制,由于其具备便捷性等优势,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其次,在购买、保有、使用等多环节使用经济杠杆,抬高私人交通的经济成本。外因不起决定作用,因而针对外因的举措也应动态调整,在道路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市民更多的选择空间。

现阶段,网约车体验胜过公交,亦有学者呼吁以私家车做为城市交通主动力。问题是,城市发展有巨大的惯性,当下奠定的城市发展格局,可能会影响今后数十年乃至更久。如果公交优先战略依然逡巡不前,忽视九个指头,任由一个指头野蛮生长,城市规划、建设等诸多领域都会愈发积重难返,人们也会悔之不及。不信?诸君认为当下的拥堵和环境污染还不够严重吗?


文章来源:财经未来城市




友情链接